天公藝廊

看不見的尺度 ─ 奈米特展

看不見的尺度 ─ 奈米特展

2016/06/21~2016/11/27
詳細介紹

松山奉天宮成立天公藝廊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充分發揮教育功能,讓社會大眾從展覽中拓展視野,涵養知識,端正性情,醞釀正向能量。這次繼與國立故宮博物院、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之後,首度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舉辦本展覽,共同攜手推廣科普教育,不但讓臺灣近十年來在各領域的奈米研究成果,透過淺顯易懂的互動媒介,將奈米這種看不見的尺度,化為看得見的展示,增進一般民眾對奈米科技知識的理解,提升民眾科學或科技素養,同時提供中、小學生另類學習方式,以增進學習效果,進而鼓勵學子從事奈米領域之研究,也讓本宮的教育關懷層面更寬廣多元。

主辦單位:松山奉天宮、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
指導單位:科技部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、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
協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民政局、臺北市政府教育局、臺北市政府文化局、臺北市信義區公所

地點:香客大樓B2天公藝廊

展覽內容:

一、各展區簡介
導入區
透過不同尺度的生物及物體、奈米自古至今的發展,以及費曼的驚人之語,為展區揭開序幕,帶領大家進入微小的「奈米世界」。
自然界的奈米
利用照片、影片、標本及互動展品,展現自然界中特殊的奈米構造。
科學實驗站
當個小小科學家,在科學實驗站學習奈米材料特性及體驗經典實驗。
奈米標章
介紹奈米產品認證標章及奈米相關產品、提出奈米產品可能伴隨的問題,並介紹奈米材料於生活上的應用。
不久的未來
今日的研究,將成為明日的應用!本區介紹台灣獨步全球的奈米研究,並認識未來奈米材料於醫學檢測、癌症治療及半導體產業的應用。

二、展示特色
此特展由奈米科技研究亮點出發,並以動手操作、親身體驗的互動展品為特色,運用「直接觀察」及「放大模擬」等方式,讓一般大眾對奈米科技知識更容易理解。
展覽中包含了奈米的整體性知識,呈現了尺度的概念、自然界中的奈米結構、奈米材料特性、奈米量測工具、奈米產品、奈米科技發展歷程及奈米科技前瞻研究等,並從奈米科技發展中挑選科學史上經典實驗,轉化為互動展品及動畫,如:原子操縱術、用膠帶撕出的諾貝爾獎等,期望大眾能夠藉由這個看得見的展示,來認識看不見的奈米尺度!

三、焦點展品
磁性流體!
觀察奈米大小的磁性顆粒,當其分散於油性液體中時,在磁力、重力及表面張力的導引下,變幻出美麗的立體形狀。
原子操縱術
模擬1990年的經典實驗:IBM公司的科學家,利用掃描穿隧顯微鏡,在鎳金屬表面操控35 個原子團排列出IBM的字樣。在時限內將小珠子(原子)排列完成,體驗顯微鏡移動並排列原子的過程。
奈米隔熱塗料
感受三種不同的玻璃:清玻璃、隔熱紙玻璃、奈米隔熱塗料玻璃的透光性與隔熱度,並了解奈米隔熱塗料的大用處。

四、展示教育效益
1.以展示來詮釋奈米科技,將看不見的尺度轉化為看得見的互動展項。
2.特展核心圍繞在人類對於奈米尺度的現象與其應用,藉以傳播奈米科技知識,並整合跨領域學科如生醫、材料、半導體等內容。
3.提取奈米科技發展過程中的知名科學事件,例如IBM公司成功操縱原子、利用膠帶剝離出單層厚度的石墨烯等科學研究,以科學探究為重點。
4.增進大眾對科學之興趣,有助於提升一般大眾之科學/科技素養。